绝杀慕尼黑中患心脏病的苏联球队球员是真实有的吗?,绝杀慕尼黑剧情绝杀慕尼黑剧情简介

小编 23 0

绝杀慕尼黑中患心脏病的苏联球队球员是真实有的吗?

有原型的。

亚历山大·亚历山德罗·别洛夫(Aleksandr Aleksandrovich Belov),苏联篮球运动员,中锋,1978年因病去世。他不是在比赛中被查出患病,而是在慕尼黑战役之后两年被查出来患病的,去世的时候年仅26岁。这场比赛是真实存在的,剧中的人物基本上也都是有原型的,只不过加上了一些艺术性的改编。

电影绝杀慕尼黑的特点?

是一部体育类型的剧情电影,讲述了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中,前苏联与美国的一次篮球对抗——是世界上首次将美国篮球队打败的一场比赛。

影片的节奏非常的恰到好处,符合现在影片的流行趋势;影片节奏按部就班的一环扣一环的进行,每个小矛盾小包袱促成了最后的结局。如当局对新教练的态度转变、谢尔盖的腿伤、最后一秒的争执和获得胜利的剪辑,都是本部影片在节奏中把握观众情绪的亮点。

影片的剧情——人物的性格;这个影片除了是俄罗斯电影逐步商业化蜕变,其人物塑造上符合好莱坞的特点;首先是一个篮球团队,必要的前提是—团结,这也是本片正能量所在的位置,为了团队、国家的胜利,教练以及队员都做出了不懈的坚持与努力。每个队员的性格都是具有独特性的,在团队中的所产生的矛盾也是在必须发生的范围内。所以人物设立合情合理,又有矛盾点,能推进主题和气氛

影片的剪辑——俄罗斯在我们的印象中,或许是大量蒙太奇的堆积,在爱森斯坦将蒙太奇发展为杂耍蒙太奇时,苏联的大部分电影就在艺术片和蒙太奇理论的探究中进行。而在《绝杀慕尼黑》中我们看到,最后一分钟的进球采用了,大卫·格里菲斯的最后一分钟的剪辑模式,将电影时间无限制的拉长,使观众沉浸在一种紧张的气氛中,将观众的情绪调动到了极点

促成美国组成梦之队的《绝杀慕尼黑》,真实情况是怎样的?和电影中描写的一样吗?

《绝杀慕尼黑》这是俄罗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,该片2017年在俄罗斯上映,2019年6月在中国上映。

绝杀慕尼黑中患心脏病的苏联球队球员是真实有的吗?,绝杀慕尼黑剧情绝杀慕尼黑剧情简介



严格来说,梦之队的组建不仅仅是因为绝杀慕尼黑,还因为美国男篮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失利。电影我没有看,因为我觉得没有看的必要,这是至今都还有争论的一个问题。1972年慕尼黑那场比赛,不论是让美国人来拍还是俄罗斯人来拍,都存在意识形态的问题,谁都不会客观公正的来呈现。

1972年,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,那个时代的国际形势主旋律就是冷战,苏联和美国的和平对抗,这种对抗是全方位的,其中自然包括了体育。慕尼黑奥运会男篮比赛,两个大国在决赛中直接对话,这场比赛相当于和平时期的战争。美国男篮已经36年未尝一败,而苏联作为挑战者,他们自然是希望将美国男篮赶下王座,既赢得金牌,又赢得看不见的战争。

绝杀慕尼黑中患心脏病的苏联球队球员是真实有的吗?,绝杀慕尼黑剧情绝杀慕尼黑剧情简介



比赛开始之后,美国队遭遇了大麻烦,直到比赛最后时刻,他们还以48-49落后一分。道格柯林斯(乔丹的第二任主教练)这时候完成了抢断,他快攻上篮被苏联队犯规,柯林斯获得两次罚球机会,这时候时间只剩下3秒。柯林斯两罚两中,帮助美国队50-49反超比分,这时候最大的争议出现了。

绝杀慕尼黑中患心脏病的苏联球队球员是真实有的吗?,绝杀慕尼黑剧情绝杀慕尼黑剧情简介



苏联队在底下发球时,教练向裁判申请暂停,但遭到了当值主裁的拒绝,无奈之下,苏联队只得重新发球。他们试图从底线直接将球传到前场,但被美国队破坏,比赛结束,美国队开始拥抱庆祝。但是,苏联队官员冲进球场,向当值主裁抗议最后3秒为什么不给暂停。苏联队官员的抗议收到了效果,时任国际篮联秘书长威廉·琼斯向主裁伸出3个手指,示意这3秒重赛。

虽然美国队不断的抗议,但有了国际篮联秘书长的旨意,主裁态度坚决。很快,场地的闲杂人员被清理出场,计时器回表3秒,苏联队后场底线发球。苏联队伊万·艾德斯库后场底线长传球找到了埋伏在美国队篮下的中锋亚历山大,亚历山大在和美国队队员的对抗中得到了皮球,他打板入框,苏联队51-50反绝杀美国队,获得了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金牌。

这场比赛已经过去了47年,而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时大概是1990年左右。我的语文老师滔滔不绝的向我们讲述着这个激动人心的故事,这里面都带着强烈的意识形态。之后,我在网上看到了整场比赛的视频,我的观点是,这是一场至今都没有定论的比赛,至少他不是像美国认为的自己被黑了。1972年这最后的3秒成为了前国际篮联秘书长威廉琼斯的黑点,他后来在回忆中说道,他当时只是想追求一个合理的程序,他并不认为苏联队能够利用这3秒翻盘。

威廉琼斯是国际篮联创始人之一,2007年时,美国名人堂以特殊贡献邀请威廉琼斯入驻名人堂。

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篮球锦标赛的决赛中,苏联篮球队打败了保持了36年全胜纪录的美国队。

电影根据这一体育历史上的真实事件,并在俄罗斯篮球运动员谢尔盖.别洛夫的回忆录基础上加以改编而拍成。

在历史上的那个时期,这两个国家在各个方面还处于冷战之中。

而1972年9月10日,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馆内,一场小型冷战正要拉开帷幕。

美国国家篮球队还从未在奥运会上输掉过一场比赛。

他们每个被选中来参赛的国家队队员,拿金牌,就像必经的程序一般。金钱,美女,NBA——剧本上的美丽人生可都是这样写的。

此刻,这群年轻的战士们还像从前一样,并没有把他们今晚将要面对的,由那个未来名人堂成员谢尔盖·贝洛夫带领的苏联队放在眼里。

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苏联篮球队全体队员

但比赛开始后,苏联队强悍的个人素质、娴熟的团队配合,让美国篮球队猝不及防,整场比赛大部分时间比分一直被苏联队压制。

全场比赛最后六分钟,美国队展开了绝对反击,并在终场时将比分反超为50:49,正当他们欢呼庆祝时,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。

裁判宣布因为还有3秒比赛结束时,苏联队暂停后的开始时间出现技术错误,比赛的最后3秒要重新开始。

而伟大的苏联队抓住了这最后的三秒机会,伊万一个超长距离的抛传,由亚历山大.别洛夫在锣响的一瞬间将球投入篮筐。

苏联队最后一秒绝杀,全场瞬间沸腾了,苏联篮球队击败不可一世的美国队获得了慕尼黑奥运会的篮球金牌!

这就是历史的真实,而作为不可一世的美国篮球,至今仍不肯承认那一场决赛的失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