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DeepSeek写作文、做数学题、整理实践心得……寒假作业“AI浓度”过高
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金丹丹 通讯员 李芷逸
随着新学期的开始,寒假作业的提交也告一段落。
记者采访发现,今年的寒假作业完成方式与往年大不相同,不少中小学生借助人工智能应用,如DeepSeek赶作业。
写作文、做数学题、整理实践心得……AI似乎成了学生们的“作业神器”。
这也在老师们这里得到印证。
“的确有不少寒假作业出自DeepSeek的手笔,一眼就能认出。”有老师说。

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
女儿用DeepSeek写作文,又快又好
家长担心过度依赖AI
“没想到孩子把DeepSeek用得那么溜。”胡女士的女儿小琳今年读初一,寒假作业的写作文、做春节小报等好几项任务都用上了这款人工智能工具。
小琳是典型的“作文困难户”,从选材到列提纲再到写作,每一步都像“渡劫”。“每次写作文,她都要折腾很久,写写停停,最后还不一定满意。”胡女士无奈地说。寒假期间,老师布置了两篇作文,其中一篇的主题是“科技”。这个题目让小琳更加头疼。“她对科技话题不太感兴趣,开了几次头都觉得不满意,最后干脆摆烂,直接说没思路。”
那时候,寒假已经过半,胡女士一边催促女儿,一边帮她出主意。“正好我们看新闻时发现DeepSeek非常火爆,我就建议她可以写写人工智能,没想到她直接用它帮忙写作。”
DeepSeek先是帮小琳梳理了作文框架,比如从科技对生活的影响、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,还提供了具体的例子。“女儿一下子拓宽了思路,还说有了‘灵感’。”小琳根据AI的建议,输入了自己想要的写作方向,很快拿到了一个明确的框架和详细的文本。“女儿很高兴,说这就是她想要的,而且比她自己想的还要内容丰富、逻辑清晰。”
尝到甜头的小琳一发不可收拾,马上用DeepSeek完成了另一项作业——名著读后感。“以前写读后感,她总是抓不住重点,这次AI帮她梳理了书中的核心内容和感悟,她很快就完成了。”
制作与蛇年相关的春节小报时,小琳再次请来了DeepSeek帮忙。“AI帮她整理了思路,设计了小报的框架,还写了一首与蛇年相关的诗。”胡女士感叹,“以前做小报要花一整天,这次她只用了两个小时就完成了。”
虽然DeepSeek帮助小琳高效完成了多项作业,但胡女士的心情却有些复杂。“一方面,我觉得AI确实是个很好的工具,尤其是当孩子遇到困难时,它能提供思路和灵感。但另一方面,我也担心孩子会因此产生依赖,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。”
胡女士坦言,自己原本并不支持孩子用AI写作业,尤其是作文。“我担心她直接抄AI生成的内容,失去了写作的意义,而且会懒于思考。这次寒假作业时间紧迫,我才允许让她尝试一下。没想到效果还不错,孩子不仅完成了作业,还从中学到了一些写作技巧。”
不过,胡女士表示,自己会继续监督小琳使用AI的方式。“我会提醒她,AI只是一个工具,真正的学习还是要靠自己的思考和实践。”
记者了解到,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,这个寒假,越来越多的学生借助AI完成作业。
陈女士的儿子小杰今年读初二。寒假作业中,有一道几何题让他苦思冥想了半天。
“我看他抓耳挠腮的样子,也想帮忙,但我看了也做不出来。”陈女士说,小杰尝试用AI解答这道题,“AI不仅给出了正确答案,还详细解释了每一步的解题思路。孩子看完后恍然大悟,很快就理解了。”
陈女士发现,小杰之后做作业遇到难题时,第一反应就是找AI帮忙。“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不自己先想想,他说‘反正AI能解决,何必浪费时间死磕?’”这让陈女士有些担忧:“AI确实能提高效率,但如果孩子因此思维能力退化,甚至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,那就得不偿失了。”
在采访中,家长们透露,他们的担忧已经从担心孩子作业写不完,变成了担心作业完成得太快。
如何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,避免过度依赖AI,成为了很多学生和家长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。
上交的寒假作业频显“AI痕迹”
老师提醒AI不是思考的替代
这几天,老师们都在批改同学们提交的寒假作业,发现不少同学的作业是由AI工具帮忙完成的。
多位老师透露,一些作业背后藏着AI的手笔。
一位初中语文老师告诉记者,在提交的作文中,有部分作文结构清晰、逻辑严密,用词也很高级,但“一眼假”。“我对班里同学的写作水平还是比较熟悉的。不大可能在一个寒假里,结构和文笔就有巨大的突破。”
这位老师表示,细读之下,她还发现了作文中的一些令人哭笑不得之处。“比如一篇流畅且优美的游记中,把北方风俗放进了南方,这很可能是因为AI经过大数据搜索整合而成,但缺乏对具体情境的了解。如果是学生自己写的,肯定不会犯这样的错误。”
另外,她还发现了一些读后感中“张冠李戴”的错误。“看似有了完整的分析,深刻的感悟,但如果学生不思考直接用,就会闹笑话。”
一位数学老师也表示,自己收到了学生的一则关于AI解题的爆料。“有位同学在做数学题时,询问了AI,但是做出来的答案和AI不一样,仔细看了后,发现AI在使用勾股定理时,没有看清直角边和斜边导致了错误。在看了AI的错误后,孩子大喊再也不相信了,还是自己靠谱!”这位数学老师表示,有时候AI会给一个正确答案,但解题的整个过程存在“浑水摸鱼”和漏洞,很需要专业的甄别。
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初一社会老师王睿颖告诉记者,寒假期间,社会科目有一份拓展作业是写小论文,在提交的作业中,她发现了几份作业,有比较浓的“AI痕迹”。
王老师表示,这几篇小论文出现了不符合初一学生年龄层次的词语和知识,且逻辑过于缜密,是初一学生不太可能具备的深厚的历史、地理等学科知识储备,而且文章结构和格式也明显带有AI生成的痕迹。
王老师坦言,学生对AI的了解和使用已经比较普遍,特别是这个寒假,AI又掀起了新一轮的热度,如何使用AI,是很值得讨论的一件事。
在她看来,AI可以作为学习的辅助工具,而不是思考的替代。她计划在开学后与学生讨论AI的使用问题,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观念。AI是助手,而不是主人。学生应该学会主导AI,而不是被AI主导。
“初中的孩子,已经可以意识到,AI无法代替自己成长。AI只是一个工具,真正的成长要靠自己的努力和思考。”
作为一名社会学科老师,王老师也看到了AI在教学和助力学生学习上的潜力。
“社会学科涉及历史、地理和道法三门学科,很多知识点需要课外拓展。同学们可以利用AI强大的检索功能,进行知识拓展,解决课堂上的一部分疑惑。”她举例说,上学期有学生提问了一些与课堂知识点相关的课外知识,如果用AI进行知识检索,效果会比较好。同时,她建议同学们可以去了解AI做深度思考时对某一个问题的思考逻辑,可以得出什么、排除什么,这样可以拓宽思路,并锻炼自己的思维。
“很多同学用过AI,会觉得它很强大,但他们需要知道的是,AI无法替代人的创造力和灵活性。另外,网络信息庞杂,学生可能无法准确辨别真假。AI能梳理大量信息,但它给出的答案往往是基于已有数据的整合,不够精准对应。”王老师表示,有几份很可能是AI主导的小论文,如果学生自己写,更会有眼前一亮的效果,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无与伦比的宝藏,有待开挖发掘。
她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,设计一些任务,让学生在尝试使用AI的同时,锻炼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。同时,她提醒,AI的使用需要适度,学生在使用AI时,家长要进行监督,避免孩子的过度依赖。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你+AI才是未来的搜索引擎
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搜索引擎已经成为我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工具。从最初简单的关键词匹配,到如今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搜索,搜索引擎的发展历程见证了科技的飞速进步。而在未来,“你+AI”的组合,将彻底重塑搜索体验,成为最强大的搜索引擎。

传统搜索引擎主要通过关键词匹配来返回结果。当我们输入一个问题时,它会在庞大的网页数据库中寻找包含这些关键词的页面,并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排序展示。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快速给出大量结果,但往往存在诸多问题。比如搜索结果中广告泛滥,真正有用的信息被淹没;结果缺乏精准性,常常需要我们花费大量时间筛选;对于一些模糊或复杂的问题,传统搜索引擎更是难以理解我们的真实意图,给出的答案差强人意。
AI的出现,为搜索引擎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。AI搜索引擎基于自然语言处理、机器学习、深度学习等技术,能够理解用户问题的语义和语境,从而提供更加精准、智能的回答。比如当你问“最近有什么好看的科幻电影”,AI搜索引擎不仅能理解“科幻电影”这个关键词,还能根据“最近”这个时间限定,为你推荐最新上映的科幻佳作,而不是把多年前的老电影也一股脑地列出来。
AI搜索引擎还具备强大的推理和归纳能力。以数学问题为例,如果你问“一个直角三角形,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,求斜边长度”,AI搜索引擎可以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并给出准确答案,而传统搜索引擎可能只是返回一堆关于勾股定理的网页,需要你自己去查找和计算。
“你+AI”的搜索模式,将进一步发挥AI的优势,同时结合人类的独特思维和需求。在这种模式下,AI不再仅仅是被动地回答问题,而是与用户进行深度互动。比如你在写作一篇关于历史文化的文章,你可以先向AI提出大致的主题和要求,AI根据你的需求生成一个初步的大纲和相关素材。接着,你可以针对大纲提出修改意见,如希望增加某个朝代的具体案例,AI便会迅速调整内容,补充你需要的信息。在这个过程中,你的创意和思路与AI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相互配合,大大提高了创作效率和质量。
在日常生活中,“你+AI”的搜索模式也能带来极大便利。规划旅行时,你可以和AI共同制定行程。告诉AI你的旅行目的地、时间、预算以及个人喜好,AI会给出详细的旅行计划,包括景点推荐、交通安排、酒店预订等。你对某个景点或行程安排不满意,随时和AI沟通,它会立即为你重新规划,直到你满意为止。
AI搜索引擎并非完美无缺,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。比如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,AI需要大量的数据来学习和训练,如何在使用这些数据的过程中保护用户的隐私,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;还有AI“幻觉”问题,即AI可能会生成看似合理但实际上错误或不存在的信息。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,这些问题终将得到解决。
未来,“你+AI”的组合将成为我们探索知识海洋、解决生活难题的得力助手。我们需要积极拥抱这一变革,学会与AI协同工作,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,让搜索变得更加高效、智能和个性化。
相关问答
AI怎么做斜边四边形?
1、打开AI,点击“矩形工具”,建立一个矩形2、选择“直接选择工具”3、根据你想要做的斜边四边形的尺寸需要,双击任意位置的控制点,按住shift键同时拖动鼠标,...